新生兒淚囊炎是一種常見的嬰幼兒眼科疾病,主要表現為寶寶眼淚汪汪,伴有分泌物增多等癥狀。
一、新生兒淚囊炎的癥狀
1.眼淚汪汪:寶寶沒有哭,眼睛里也充滿“淚水”,這是新生兒淚囊炎最常見的癥狀。
2.分泌物增多:眼部分泌物增多,呈黃綠色或膿性,有時伴有睫毛脫落。
3.淚囊區(qū)腫脹:內眼角可見淚囊部位局部隆起,嚴重者出現皮膚紅腫、堅硬、疼痛。
4.結膜充血:炎癥因子刺激結膜血管擴張所致,充血通常局限于眼角區(qū)域,嚴重時可能出現眼白部分發(fā)紅。
5.皮膚濕疹:由于長期淚液浸漬,部分患兒可能出現下眼瞼和面頰部皮膚濕疹、潮紅。
二、新生兒淚囊炎的成因
1.淚道阻塞:這是新生兒淚囊炎最常見的原因。胎兒期淚道瓣膜未完全開放或鼻淚管下端阻塞,導致淚液不能順暢排出,從而引發(fā)炎癥。
2.感染:新生兒淚囊炎也可能由細菌感染引起,如金黃色葡萄球菌、流感嗜血桿菌等。感染可能導致淚道黏膜炎癥,加重淚道阻塞。
3.先天性疾?。喝绫菧I管發(fā)育不良、淚囊擴張等,可能導致新生兒淚囊炎。
4.生產損傷:分娩過程中,新生兒面部受到壓迫,可能導致淚道損傷,從而引發(fā)淚囊炎。
5.免疫因素:新生兒免疫系統(tǒng)尚未完全發(fā)育,抵抗力較低,容易受到細菌感染。
三、新生兒淚囊炎的治療
(一)保守治療:
1.按摩治療:對于1個月齡以下的寶寶,可以先進行淚囊區(qū)加壓按摩。按摩前,家長要剪指甲并打磨光滑,清洗雙手。然后,用拇指或食指指腹緊貼寶寶鼻根部淚囊區(qū)皮膚按壓,再用指腹沿鼻骨,自淚囊有節(jié)奏地向上推擠,將淚囊及淚道內的分泌物盡可能擠干凈。每天按摩4次,每次5~6下。部分患兒可痊愈。
2.滴眼液:常用抗生素類滴眼藥,如妥布霉素滴眼液、氧氟沙星滴眼液等。用藥前需按壓排空淚囊分泌物,以便藥液起到作用。
3.沖洗淚道:如果按摩和滴眼藥治療效果不佳,可以選擇生理鹽水沖洗淚道。這適用于眼部膿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多的患兒。
4.手術治療:如果保守治療無效,且患兒癥狀持續(xù)加重,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。手術包括淚道探通術和淚道插管術等。這些手術需要在專業(yè)眼科醫(yī)生的指導下進行。
四、新生兒淚囊炎的預防
1.保持眼部清潔:定期清潔寶寶的眼部,避免細菌滋生。
2.避免感染:加強孕期保健,預防母體感染傳遞。同時,注意寶寶的個人衛(wèi)生,避免與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觸。
3.適當啼哭:讓新生兒適當地哭啼,也是預防小兒淚囊炎的有效辦法。因為哭泣時眼輪匝肌和淚小點周圍結締組織收縮,有助于淚液的排出和淚道的通暢。
五、注意事項
1.及時就醫(yī):一旦發(fā)現寶寶眼淚汪汪、分泌物增多等癥狀,應及時就醫(yī)確診并治療。
2.遵醫(yī)囑用藥:在治療過程中,應嚴格按照醫(yī)生的囑咐用藥和護理。
3.定期復查:即使癥狀緩解或消失,也應按照醫(yī)生的建議定期復查,以確保病情完全康復。
總之,新生兒淚囊炎是一種常見的嬰幼兒眼科疾病,但通過及時的治療和護理,大多數患兒都可以治愈。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密切關注寶寶的眼部狀況,發(fā)現異常及時就診。
科普專家
田成英 眼科 副主任護師 眼耳鼻喉??谱o士 眼科護理質控組長
從事眼科臨床護理16年,具有豐富的眼科臨床護理經驗,發(fā)表論文4篇,申報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項,參編專著2部,參與院級科研課題立項1項,參與新技術新項目1項。